养老服务业面临爆发式增长:“十四五”首提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国家战略,期间我国老年人数将达3亿
2020-11-19 14:51: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迈入中高龄老人的行列,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高潮。 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迈入中高龄老人的行列,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高潮。
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未来5到10年,如何把握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导向?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问题?“十四五”规划建议引发来自养老服务企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大连华信智慧养老顾问赵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后,涉老的制造业、服务业都将会享受到这一政策利好。
北京安馨养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鄂俊宇对本报记者表示,养老服务业将呈现爆发式快速发展,消费端诉求会更加明确,行业模式会更加细分,社会资本和投资机构进入养老服务业出现新热潮。
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在民政部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民政部在养老服务的基础建设、功能发挥和服务成效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指标也基本实现。
具体来看,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也得到有效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1447.3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86.2万特困老年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3500多万老年人享受了不同类型的老年福利补贴,并全面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
从养老服务来看,养老服务多样化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22万个,床位790多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和数量均突破50%。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曲线相对平缓,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准备的宝贵窗口期。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预计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将迎来一拨养老照护的浪潮,这意味着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对此,“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赵智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国家战略”,表明我国对老龄化加速的重视程度,围绕着老龄化,在人口、教育、医疗、服务、健康、制造等有关领域,必将出现更多的利好政策,涉老的制造业、服务业将随着老龄化的加深,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支柱之一。
“规划建议中多次强调了养老。”鄂俊宇认为,国家顶层设计对健康和老龄产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规划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重点提到了养老服务,同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实际上减轻了养老服务的压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带来了养老服务政策的推进。以业界期盼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例,经过多年摸索,终于要尘埃落定。赵智表示,“长护险制度”从“十三五”的“探索”和“试点”,迈向了“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稳步建立”,表明作为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的一项重要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长护险制度”将在“十四五”期间正式设立,“长护险”制度的正式实施,有助于缓解老人晚年生活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养老产业的启动器,养老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居家养老走向普惠性服务
目前国内为“9073”或“9064”的养老格局,即倡导90%的老人居家养老,7%或6%的老人在社区机构养老,3%或4%的老人在养老院等机构养老。同时受传统文化影响,老年人大多更倾向于在自家养老,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来养老。
“十三五”时期,居家社区养老在各地铺开摸索试点,据多位养老行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长期待在家中的老人对机构照料、社区关照有一定的诉求,但是目前居家社区养老面临着老年人支付能力、扶持政策落地以及服务模式创新等突出问题。
赵智认为,《建议》进一步确立了居家养老的绝对重要性,围绕居家养老的有关政策将进一步加强,对家庭养老的减税、降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大,减轻子女压力,降低服务企业的成本,居家养老服务将从“十三五”期间的概念和探索,变为老年人触手可及的具有普遍性的真实服务,养老服务产业真正得以发展壮大,居家养老成为普惠性的养老服务形式。
“摔不起”的老人们也无法在有着诸多安全风险的家中养老。鄂俊宇认为,“十四五”时期适老化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论是存量居家空间、社区空间还是城市的老年人宜居,都会加大投入,同时新建住宅也会更加强调健康和适老属性。
老人自觉和子女孝心是解决“防跌倒”和全社会推广适老化改造最关键的突破口。鄂俊宇建议,让子女更有时间、更有能力去孝敬老人,应给能给子女照顾父母的假期,甚至能不能带薪,提供时间和收入保障,不是简单地去补贴扶持老人,还要支持子女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去孝敬父母。
面对政策导向,机构养老的空间又将如何?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人们对机构养老的接受度、认知度会有很大提高,机构养老发展逐渐向失能失智或者高端需求等绝对刚需的养老群体倾斜。
多种养老新业态呼之欲出
据人民大学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建议报告》,“十四五”时期,“60后”一代将迅速崛起成为老年人口重要组成部分。以“60后”为主体的老年人的整体经济实力、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提升,自主意识更高,消费意识也更强,更加看重生活质量,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生存型、基本保障型需求。
“2020年后,将是一个老龄化新阶段,60后将成为养老主体。”鄂俊宇认为,他们的养老需求不限于过去的照护、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范畴,他们有相当的支付能力和时间,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他们对精神文化娱乐消费需求比较强烈,由此多种围绕老龄人口的新业态将发展起来,包括互联网教育平台,旅居、旅游等。
养老行业人士一致认为,未来养老服务行业会更加细分,政策导向和需求端需求更加明确,企业更加精准的布局,社会资本和投资机构会更加踊跃地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使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爆发阶段。
“养老行业需要特别深耕,如果只是简单的转型或者进入这个产业,对产业的理解和价值判断需要一定时间。”鄂俊宇提示养老产业在快速发展中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盲目性,所以未来三到五年石一个磨合期,后十年进入一个产业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鄂俊宇认为还需要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问题,“未来每个人都会更加强烈地与老龄化和养老相关联,他们将面对什么问题和机会,又该如何去做,对此官方、社会、家庭各层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和认知。”在他看来,解决“未备已老”还是要在准备上做足工作,从生命规划、风险预防和心理建设上,建设应对的系统性,节约社会资源,减轻社会个体焦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问中国养老服务,明天会怎样?
下一篇:国家统计局:目前中国仍然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分享到:
收藏